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人在身边 > 正文

傅必余:退休不退本色

2021-04-07 10:56

  人物简介傅必余,男,汉族,1950年出生,今年70岁,中共党员,1976年10月入党,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童坝村人。

  事迹简介傅必余于1969年11月从医,1970年在峨山卫生院学习,1971年为了战备需要,县武装部抽调到县医院学习外科一年,1972年回乡从事医疗工作,1975年元月到皖南医学院学习理论课7个月,同年回到繁昌县医院进修内科5个月,相继又进修妇产科2个月,在这期间每年卫生局举办学习班,每年傅必余都会参加学习,2009年退出医疗事业。

  正文

  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由于九十年代初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童坝村人口众多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只身回家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十余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复诊临床夜读书,勤奋钻研理论知识,在书籍中不断汲取医学知识养分。在专业技术上更是力求精益求精,遇到疑难问题就会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从不停歇学习的脚步。自从医以来,医生一直在童坝村童月片从事医疗服务。因为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群众好评。

  情系农村 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医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十余年共接诊病人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累计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他都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每逢过年过节村民为了表示感谢会送上自家种的蔬菜水果,他总是摆摆手说道:“你们留着自己吃吧,把身体照顾好,你们少病少灾我比吃什么都高兴!”

  争分夺秒 打开生命绿色通道

  记得有天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原来是村民某某丈夫打来电话:“喂,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现在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听到电话里的语气十分焦急,想必情况一定很危急,医生的老婆便对医生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哪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胡乱穿上鞋子就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及时抢救,病人可能随时死亡,可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可怎么办呢?他并没有慌乱,一边有条不紊地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通过那该怎么办呢。夜静悄悄地,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医生显得非常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间就是生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直将患者拉到公路交路口。可稍等片刻后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绝对不能再这么干等下去了,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生命就多一份希望。于是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终于,大家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终于得救了。

  今年已经70岁的医生早已退休多年,为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童坝村委会将日间照料中心延伸到村民组,分别在童坝村磨山广冲村民组设立了养老服务站,医生虽然现在没有行医证了,但是他每个星期都会抽两天时间分别到这两个点帮老年人测量血压,提供一些关于饮食方面的健康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发挥着余热,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李祥鹏

责任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