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城市 > 正文

湾沚区:留住乡愁,塑造美丽乡村文明气质

2021-04-07 10:48

乡愁是故乡那夯土下的青砖,是泥瓦上飘散的炊烟,是村民茶余饭后的闲暇。在芜湖市湾沚区,一座座装点美好乡村的乡愁馆”、“村史馆不断垒建,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陈列出来,勾起人们的文化记忆和一丝一缕的乡愁,在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中融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风景里。 

  

捧一把清澈的江河水,绿荫葱葱的村道上湾沚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留住世代在这片水土生活的人,让这群“鱼米之乡”的乡民能够看的见土地,摸得着新时代的文明风景,触摸到城市的幸福底色。 

  

笑容满面的陶辛镇政府工作人员承良财望着张社村村前“如今的张社村,经过水系整治,处处流动的都是活水。村民自发的把荒废的、无功能建筑拆除,经过统一的规划,建成了农村综合文化广场和风光秀美的乐水公园,成为了村民宜居的、幸福的张社村。 

  

张社村内柏油路干净平坦连通着家家户户的门前,道路一侧的一面面建筑文化展览墙修建在村屋房前,诉说着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陶辛镇建筑风格的改变,见证了陶辛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承良财说,“这座60年代的泥土房子,在整治之前是一个弃用的房子,经过维护和整修,现在改造成一个文明实践点记录着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深入张社村村内,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座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投入使用中,村民们可以通过分类投放垃圾获得积分兑换超市内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的垃圾分类兑换超市,在陶辛镇已经遍布各个村子,村民自觉地将自家垃圾放置到指定垃圾分类点。承良财看着眼前洁净如洗的步道,路边随处可见的绿植,心情舒畅了,投入文明实践的干劲更足了。张社村这些脱胎换骨的变化让村民的“家门口”变成鸟语花香的小公园。 

  

长长的村路更是处处展现着张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点点滴滴,村庄的变迁永远的留在了村史馆中,丰富着村民的精神世界。承良财介绍,村内的文明实践点同时也是志愿者服务中心村民可以里面进行村民议事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为打造城乡融合的美好乡村持续服务。 

  

在湾沚区六郎镇,葛家村100多年的穿马灯习俗,虽然被城市的发展逐渐边缘化,但是葛家村一直秉承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怀,把穿马灯的风俗永远留在了葛家村乡村文明实践点里融入到群众的乡村生活中。葛家村相关负责人“葛家乡村文明实践202010月底竣工,六郎镇通过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在乡村文明实践点开展各种民俗乡风主题活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乡村文明志愿活动带来的成果 

  

美丽的乡村离不开蓝天净水也离不开文化建设。葛家村与时俱进,将乡村记忆馆和文明实践点建设结合起来,不仅记录下村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让村民的乡愁得到安放,也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间涤荡人心。 

  

近年来,湾沚区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葛家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朴素的乡风传承,成立葛家环境整治理事会,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现如今是一片生机勃勃文明、绿色风景,整洁平坦的村道,井井有条的院前屋后,归类有序的垃圾投放点,相处和谐融洽的村民,造就了一个承载乡愁的文明乡村 

  

“此番改造提升,没有大拆大建,保留村庄原味,充分利用村庄池塘和树木等资源禀赋,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有机融合起来,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六郎镇工作人员说 

润物细无声,文明实践催生了湾沚区乡村美丽“蝶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村庄、花草交映的村屋,干净整洁的农厕、多姿多彩的墙绘......高颜值的村庄调动了村民生活的积极性,推动了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春色满园关不住”,新时代文明风尚成风化俗洒进人们心中。  

责任编辑:吴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