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共建”绘就美好乡村新画卷
2023-11-20 07:56
赭圻村位于繁昌区荻港镇境内寨山余脉之中,面积9.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余亩,山地面积15000亩,现有人口3247人。赭圻村地域偏远,留守老人占比占比超过60%,距离荻港镇街道最远距离超过15公里,给村民用电体验带来一定影响。
为更好地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客户用电新需求,推动解决农村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问题”,2023年4月,繁昌区供电公司以赭圻村为试点,创新“共享电工”模式,挂牌成立首个实体化运作的电力便民服务点。运行半年的电力便民服务点,已然成为赭圻村致富路上一道亮丽“风景线”,多角度、多渠道充分融入乡村治理,绘就美好乡村新画卷。
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儿女都外出工作了,只剩下我们老两口在家,感谢供电公司在我们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点,现在在村部就能缴纳电费,少跑十里路,万师傅又教会了我在手机上跟女儿视频,还教我通过手机缴电费攒积分,他可真是我们的‘贴心人’!”11月8日,赭圻村72岁的村民谷玉华老人拿着新买的智能手机高兴地说。他口中的万师傅名叫万祥文,作为当地村民,万祥文和每户村民都很熟悉。如今的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赭圻村“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的电力联络员。
电力联络员在经过技能技术培训以及安全用电知识培训后,负责收集电力设备运行情况、供电服务需求的信息,通过“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为广大村民提供用询、业务查询、电费交纳等服务,开展电价政策宣讲、用电安全知识宣传等工作。同时,当地供电所还以“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为桥头堡,在用电诉求、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与镇村的协同联动,提升供电服务快速响应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真正实现办电不出村、问题不出镇,解决了村居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用电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致富路上的“电参谋”
美丽乡村东西冲,位于赭圻村境内,从空中俯瞰,只见东冲和西冲组成了一个“人字形”村庄布局,掩映在山林竹海间。
一座特色家庭农庄坐落在美丽的东西冲,农庄负责人周其龙是最早一批享受“村网共建”服务点便利的村民,“只要有供电方面的问题,随时都可以到村里咨询,后续还会有专人上门解决。”周其龙说道,“现在农庄效益更好了,今天特意到位于村部的“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问问增容怎么办理!”供电所电力网格员万邦斌和服务点电力联络员万祥文热情接待了他,让他没想到的是,万邦斌不仅现场为其办理了80千瓦电力增容业务,还为他提供了很多用电和节电“小妙招”。
电力便民服务点成立之后,电力网格员和电力联络员就成了村民们的义务“电参谋”。半年来,他们共答复村民用电咨询610次,免费为村民检查内部线路130余次,指导排除客户侧用电安全隐患22起,上门开展安全用电宣传60余次。
电网建设的“协调员”
“大家注意!千万不能在电力线下植高大树木,容易引起触电危险。大家平时发现了供电方面的安全隐患,请及时和我说,不要私自处理,请相互转告。”11月6日中午时分,电力联络员万祥文正通过赭圻村广播,反复提醒大家注意用电安全。
在农村地区,“树线矛盾”时有发生,及时发现电力隐患正是电力联络员的重要职责。每隔一段时间,万祥文就会去巡视村里的电力线路。在一次巡视中,万祥文发现,村民吴咸斌家的竹子长得“过于茂盛”,给一旁的低压线路带来隐患。“老吴,你家的竹子离电线太近了,容易放电不安全,要把这些竹子砍了才安全。”万祥文对村民吴咸斌说。经过万祥文的耐心解释,吴咸斌了解了树障带来的安全隐患,随即便配合对竹子进行清除。“以前我们清障砍树,一些村民不理解,很容易遇到阻力。服务点的电力联络员和村民都是邻里,同样的话,他讲起来群众就容易接受。通过电力联络员做工作,树障隐患总能尽快清除。”荻港中心供电所运检员陈斌说。
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今年5月,“村网共建”乡村综合服务新模式刚开始运作,赭圻村党支部书记徐立青就遇到了两件烦心事,一是东西冲地处偏远,附近没有可用的农业线路,村民种地浇水,需要到1公里外的池塘去挑水,费时费力,部分田地甚至出现撂荒现象,天气越来越热,老百姓的意见也越来越大。二是镇上开会布置,刘冲马上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原有的村村通道路需要全面改建拓宽,强电需要杆线下地,工期紧张任务繁重。
现如今,徐立青不再发愁了。“现在我不烦了,区供电公司投资28万元,给东西冲新建了2公里农业线路,刘冲美丽乡村建设强电下地也已按时完工。”他激动地说道,“所有难题都顺利解决了,这两件大事,我都没烦过神,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啊!电力便民服务点发挥了‘哨点’作用,又把进度又把质量,真是没话讲,值得点赞。”
“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聚焦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建设,充分发挥电网专业优势,开启政府搭台、供电企业参与的“村网共建”模式,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繁昌区供电公司充分利用“村网共建”平台,主动对接荻港地方特色农产品企业,将荻港香菜入驻国网“慧农帮”平台,通过推动农产品进企业食堂等拓展渠道销售,提升品牌知晓度。积极联系国网“慧农帮”平台,推荐村集体经济农产品和赭圻村茶叶等参与乡村振兴产品推广,同时还通过营业厅进行展示推广,助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已帮助镇村集体增收12万元。(严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