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点评 > 正文

非遗文化进校园 接力精神文明建设

2021-01-18 15:5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根续的瑰宝,是现代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芜湖市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用“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常态化教学。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市汤沟中学成立了一座剔墨纱灯艺术工作坊。汤沟中学希望以纱灯制作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让全校师生参与非遗文化的课程里,提升师生核心素养 

在芜湖三中,所有的高一学生自入学后,都要学习一学年的特色校本课程—软铁画。在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中感受英勇刚强、坚韧不拔的独特艺术气质。 

在这一系列常态化的非遗文化教学中,激发了师生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作用,充分借用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的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水平。 

非遗文化的普遍宣传,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在社会中向下沉淀,用文化的力量滋养和孕育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让非遗在社会中得到延续发展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对城市的认同感,促使人们参与到城市的文明建设中,让城市散发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如今,芜湖在非遗文化工作中,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加彰显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并结合新型城镇化试点,打造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鲜明时代特色的人文景点和人文村镇。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中保护,在传承中发扬,在延续中得到长足发展,推动芜湖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作者 镜湖区舞湖) 

责任编辑:吴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