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点评 > 正文

在传承中创新,感悟七夕之美

2022-10-12 16:0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又是一年七夕,朋友圈里,各大商场,电商平台……商家们的促销花团锦簇,把“七夕”点缀成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作为中国最具爱情特色的传统节日,“七夕”蕴含的文化元素,却并不仅仅只是爱情,她歌颂着浪漫忠贞,不为强权金钱而动的爱情,也包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劳动精神,倡导尊敬长辈,教抚子女、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的美德,是中华民族好家风的生动注脚。

  浪漫的爱情,不仅仅在热恋中的年轻人中流淌,白发苍苍、相濡以沫的温馨,并肩奋斗、撑起家庭的相守,面对困难,不离不弃的执着,爱的内涵丰厚深沉,爱的外延广阔深远,七夕,正是这样一个将诗意浪漫与人间烟火相融合的节日,不能简单将她与情人节画上等号,与购物、送礼画上等号。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进程,我们要向年轻群体弘扬七夕文化,激励她们追求坚贞的爱情,但在谈情说爱、互道衷肠之外,我们还要倡导家风和谐,增进夫妻之间的理解,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这是支撑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我们应该用好“七夕”这个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在此之外,七夕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乞巧和斗巧。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方式主要以阖家团圆、共享天伦、共襄盛会等集体活动为主,七夕也正是如此,女儿们共聚一堂,向织女星默默祈求高超的女红技艺,还要蒙上眼睛竞赛穿针,穿完的为“得巧”,迟穿完的为“输巧”,这传承千年的“竞赛”里,是古代劳动妇女对于技艺精益求精的渴望。可以说七夕不仅是爱情节,也是劳动节、妇女节,她蕴含的是五千年来农耕文化里,劳动妇女理想、情感、智慧、信仰的诉求,我们也应该借由这个契机,通过多种活动,赞颂女性的劳动之美、敬业之美、创新之美,肯定她们为家庭、社会、国家做出的贡献。

  这个七夕,我们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爱情追求、欢乐相聚里,细细咀嚼“七夕”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节日里多种多样值得传承的美德,汇聚多方力量,创造更多适应社会的活动,在传承中创新,让七夕文化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吴 越